“熬”出来的曾都二中

“熬”出来的曾都二中

    今天上午,路过曾都二中。灿烂阳光之下,欣欣向荣一片。
    听知情人说,如今的曾都二中,一扫“五中时代”之衰,彻底“熬”出来了。学校一位难求,师生士气旺盛,相对以往,好老师好“找”多了,好学生也好“招”多了。笔者总结,曾都二中之变,固有学校领导和师生团结努力奋斗之功,多年苦“熬”迎来城市化红利爆发,也是其兴盛发展的底层逻辑。
    随州市直和曾都、随县的高中教育格局,基于上世纪县级随州市一中、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的大格局。一中、二中一直占尽优势资源,好日子一直好,暂且不说。三中(洪山)、四中(厉山),偏安一隅,中庸之道,小日子过得也算殷实。最惨的是五中、六中(天河口),教师队伍不稳,学生难招又难教。尤其难的是六中,地处偏僻乡镇,男老师找老婆都难,孩子上学也难,学校难以为继。为难之时,六中“豪赌”了一把,借钱把学校迁到了随州城区柳树淌,一扭颓势,反败为胜,成就了今日的曾都一中。六中翻身,五中彻底垫了底,迎来了最难“熬”时期。那个时候,学校办学困难重重,社会评价也低。老师、学生在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“五中”的。学校的大门都没有地方开,往南、往北、往西,都没有一个好出路;往东,是美丽的田野,还有荷塘月色。与当时学校的处境倒也吻合。
    风水轮流转,到了“曾二”家。随着地级随州市和曾都区、随县的相继设立,五中变成了“曾都二中”。城市化的浪潮也终于“浪”到了曾都二中区域。从筹建世纪大道开始,曾都二中教职工群情振奋,学校也有了好出路——向东!向东!气派的学校大门不失时机地开到了随州城市的主街道。吾悦广场、曾投璟园等一批城市重点项目比邻而居。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尽显。曾都二中,对于师范大学毕业生、对于地处乡镇高中的教师,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了。一切良性循环起来。曾都二中,终于“熬”出来了。
    曾都二中之变,顺应并抓住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大时代机遇,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具。如同当今湖北省内之高等院校,位居武汉者资源集中优势显著。
    祝贺祝福曾都二中!

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-8-9 12:21 编辑

支持楼主

0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57738 回复 23
举报
全部评论
  • 默认
  • 最新
  • 楼主
  • 大道之行 LV2 路人
    2楼
    上世纪90年代的随州一中、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,如今,随州一中还是随州一中,随州二中还是随州二中。随州三中变成了随县二中,随州四中变成了随县一中;随州五中变成了曾都二中,随州六中变成了曾都一中。六中是最大的赢家。五中比不了六中,但也算是赢家。相比之下,随县二中目前是唯一在乡镇办学的高中,困难最大。
    8-9 12:29
    回复
  • 最冷的季节 LV11 路人
    3楼

    大道之行 发表于 2020-8-9 12:29 上世纪90年代的随州一中、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,如今,随州一中还是随州一中,随州二中还是随州二 ...

    广水三中,广水四中也在乡镇。
    8-9 12:41
    回复
  • lisbon LV1 路人
    4楼
      随州五中2002年毕业生路过,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食堂,两个字形容,难吃!
    8-9 17:02
    回复
  • 大随千年 LV1 路人 楼主
    5楼

    lisbon 发表于 2020-8-9 17:02 随州五中2002年毕业生路过,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食堂,两个字形容,难吃!

    那个时候,是五中各方面比较困难的时候。
    8-9 22:08
    回复
  • 大道之行 LV2 路人
    6楼
    概括地说,就是:“赌”出来的曾都一中,“熬”出来的曾都二中。
    8-9 22:10
    回复
  • 相关部门 LV1 路人
    7楼
    这些学校名字都记不清改了多少回了,数字编号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开展,建议效仿其他省份,以地名命名,如明珠中学、炎帝中学、洪山中学等
    8-10 07:53
    回复
  • 最冷的季节 LV11 路人
    8楼

    相关部门 发表于 2020-8-10 07:53 这些学校名字都记不清改了多少回了,数字编号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开展,建议效仿其他省份,以地名命名,如明珠 ...

    华师一附中改名杨家湾中学。
    8-10 14:02
    回复
  • 大道之行 LV2 路人
    9楼

    最冷的季节 发表于 2020-8-9 12:41 广水三中,广水四中也在乡镇。

    没提广水那边的高中。
    8-10 15:49
    回复
  • ggggeiwei LV1 路人
    10楼
    90年代到20世纪初,混的不怎样的应该不是随州五中,也不是随州六中,而是当时几十年之久的老牌高中淅河高中,淅河高中在2003年撤销,所有的同学分配到了当时的曾都二中(现在的烈山中学)和随州五中(现在的曾都二中),2004年后成立的随州七中(前随州卫校)随州八中(随州电大)都是时间不久的学校。
    8-10 19:21
    回复
  • ggggeiwei LV1 路人
    11楼
    广水四中偏据马坪镇,有大量来自随州府河镇的同学,很多府河的同学和老乡在里面上学,能风光到现在也非常不容易,。
    8-10 19:22
    回复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
安装应用

免费下载随州论坛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